首页学术资讯临床医学课程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

临床医学课程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

时间:2018-01-25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对医生的满意度却逐渐下降。作为培养临床医生的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如何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研究,使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融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于一体,协同推进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和德育素养教育,是国内各开办临床医学专业高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办好医药卫生事业的基础。

在高等教育的众多学科门类中医学,尤其是医学学科中的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承载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医生的重任。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的今天,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对医生的满意度却逐渐下降。因此,如何通过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厚基础、强素养、精技能、擅交流、能创新、重实用”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以充实全科医生队伍,是国内各开办临床医学专业高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办好医药卫生事业的基础。

1德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关系

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在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规范职业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论美国医学院的建立》一书中,约翰•摩根说道:医学作为一门学科,其重要性源自其研究对象,而掌握这门科学难度甚高。医学生必须具备强大的能力,而且要求那些有志于此苦旅的人们具备博大、慈爱的心灵[1]。在中国古代,受儒家思想影响,“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是从医者最基本的职业行为和道德准则。所以,从医学教育的角度分析,德育教育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要素之一,应与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教育协同推进,而当前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德育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缺失现象严重。缺失德育教育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从当前的医患关系和医生对病人的过度医疗等方面就可见一斑。医学教育的宗旨是服务社会需求,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城镇化和老龄化等社会问题面前,人民群众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既是医术层面的,又包含对医德的呼唤。医德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社会公德在医疗行业中的特殊表现[2]。如果在医学本科教学这项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阶段,不加强医学德育教育,医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将会因德育内涵的缺失而无法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到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因此,在这个道德危机,信仰缺失的时代,教育研究者如何坚守对于教育的信仰,研究者如何通过自己的研究引发公众对于教育的道德感和信仰,当成为学科建设努力的方向[3]。

2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模式之中,教学模式又是核心[4]。教学模式是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或程序[5],近30年来,高等教育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创新着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以期能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助力。结合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国内各高校长期以来推行的是以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契合长期以来为临床医疗、医学教育、预防保健、社区卫生、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其对以理论联系临床实践为原则、强调三基训练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因此,在人才培养中,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过程,教学的重、难点多为“病”而忽视了“人”,从而导致学生在价值观最活跃的时期没有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这一理念牢牢固化,为日后的医患关系处理埋下了隐患。在专任教师层面,因医学学科的专任教师无师范基础,在入职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或人事部门会组织统一的岗前培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养。这种培训不分学科和课程特点,通常采用的是大一统的范式,其普遍性和典型性固化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虽起到了规范教学的作用,却限制了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未能顺应时代发展、未能紧跟国家大势,因此也就难以培养当前各医疗事业单位所需的合格医学人才。所以,当下亟须把“病”、“人”并重和“教”、“学”并举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中,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实施教学改革。

3融合德育渗透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因学科的特性,注重临床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仍然适用,无需再标新立异。但要达成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德育教育的统一,却要因地、因时制宜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修正,修正的切入点则在于课程。因为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没有能够脱离课程内容的纯粹教学,一旦脱离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会有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课程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要素,怎样分学科、分课型、分学段、分类型地建构更为具体、更具情境意义、更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模式,是未来的重要研究课题[6]。国内各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虽有差别,却大同小异,基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多达50余门,近3300学时。在众多的课程中,承担德育教育主体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仅为4门,190学时左右,若想通过这4门课程在意识形态领域强化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迫切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根据专业特点,以课程为基本“作战单位”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领域延续前期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果。通过对课程、教材和学情分析,在临床医学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3类课程中,专业课程在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学时和开课学期,均具备进行德育渗透的条件,所以,以专业课程为试点进行改革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共性,无论是医学影像学还是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课程教学内容均以疾病进行分类。因此,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在“病”、“人”并重和“教”、“学”并举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为达成德育渗透的教学目标,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要以病例为基础,充分发掘病例本身所包含的理论基础知识、临床诊疗实践和学科前沿内容,同时,将病例所引申出来的德育问题精心的设计在教学进程中,实现在课堂教学中,

4融合德育渗透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

通过凝练教学理念,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要素,“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以学科前沿为支撑、以临床技能实训为抓手、以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而将这种模式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全过程中则需要将教学设计具体化和实践化。

4.1新课导入,设计临床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新课导入部分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课堂教学已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开展融合德育渗透的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时,病例的选择至关重要。临床真实病例在丰富课堂信息量度,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和活跃课堂氛围等方面起着贯穿全局的作用。因此,在选择病例时,既要内容丰富、体现科学性,又需结合社会热点、突出人文关怀。如在外科学的试点中,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选择腰腿痛这一节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展开教学,经过精心设计后实施,则可以融医学的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病例:患者,女,70岁,腰痛40余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1月,接诊时,老人表情痛苦,脸色苍白。新课导入部分以问诊展开,与学生进行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在问诊时问什么?怎么问?问什么是临床基础技能问题,是为治病,而怎么问则可以体现医德医风,是为治心。通过单独互动和集体互动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共性问题,为新课展开打下基础。

4.2新课展开,学生参与教学

新课展开以体格检查开始,模拟临床情境,翻转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前述病例在临床中需做仰卧挺腹试验和直腿抬高试验等体格检查,在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德育渗透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重难点讲授之后,随机抽取两位学生上台,对学生进行医生、病人的角色分配,由学生进行现场操作,同时叮嘱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全程观而不语,待学生操作结束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会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很少有学生注意到这是一位70岁的老人,首先应该注重的是人文关怀。通过这样的互动之后,教师再进行科学知识和德育问题的强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为明确诊断进行的辅助检查,如腰椎正侧位X线摄影、腰椎间盘CT扫描和腰椎MRI扫描等方面的教学,教师通过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展开,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该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其次,教师通过对比检查费用,从经济承受能力的角度再次引发学生思考最佳的辅助检查方案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清楚当他们是临床医生后应如何站在病人的角度权衡利弊,避免无效检查申请和过渡医疗,从而减轻病人负担。完成了上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诊断的教学内容后,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教学方法则可以延续针对这个病例的“教师主导,一次讨论理论知识问题、一次讨论德育问题”的“两次讨论”教学方法,使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4.3因课制宜,做好教学反思

传统的课堂小结教师是以PPT的方式进行展示的,告知学生重点、难点和考点。而融合德育渗透的课堂教学小结是基于学生在参与教学和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开的,通过问题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样的课堂小结,既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又将德育渗透贯穿其中,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

5讨论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过多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内外形势等内容,在课堂上从不涉及到学生个性上的需求,这种教育是教师讲的累、学生听得无味。崇高的理想教育、先进的人文实例与学生的现实没有多大的联系,这种曲高和寡的教育只能使学生敬而远之[7];而与此相反的,因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日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会对课程内容格外重视,对专业教师心存敬畏,这种因学科特性而形成的信任机制,如果利用得当,则可以在专业德育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再观临床工作实例,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对于不合理的辅助检查申请和诊疗方案,相对于护士和医技人员的建议,患者更倾向于相信临床医生的意见。因此,在医学学科中进行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学改革,选择临床医学专业进行试点更具现实意义。同时,专业教师应摒弃德育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因为受制于学制和学时,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增设思政课程难度很大,与其过多的强调“德育课程”,积极探索“课程德育”教育则切实可行,可“大做文章”。

6毕业生质量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融合德育渗透的教学改革实施5年以后,2016年,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了对2013~2015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62个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品质、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品质评价其中,93.0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职业品质各方面处于较好及以上水平,尤其是对毕业生的道德品质、奉献精神和组织纪律的认可,体现了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人”的落实之严。

7结语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2017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部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卫生与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9]。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协同推进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则在医学教育领域,通过强调医德培养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所以,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坚定医学专业课程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学研究方向并保障教学研究的持续性。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关系到健康中国建设的众多的保障体系中,人才建设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10]。因此,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师,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应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无论医疗设备更新如何之快,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医生的服务对象永远是富有温度和情感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生自觉地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系统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