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22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源起于贺海波博士导师戴德哉教授转来的国际医学期刊IntJCardiol副主编XanderWehrens博士的信函。根据信函提示,戴德哉教授课题组将要发表的一篇论文与另外一本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图像比较,表中3组数据竟完全相同。戴教授将Wehrens博士的E-mail、IJC编辑部发来两篇论文的PDF版转发给了浙江大学药学院,Wehrens博士的信提示:贺海波的论文数据有剽窃之嫌……
紧接着,又有6位教授联名投诉中国工程院院士涉嫌“抄袭剽窃等学术道德问题”。经了解,6位教授多是在本领域作出了一定贡献,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他们联名投诉的对象是2007年底当选工程院院士的刘兴土先生。
刘兴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1994年间,曾任该所所长。6位教授的举报内容包括若干方面,其中一项是“抄袭剽窃”,牵涉刘兴土先生申报院士的4本书:《松嫩平原退化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三江平原自然环境变化与生态保育》、《东北湿地》、《沼泽学概论》……
而进入6月,辽宁一所高校又陷入“抄袭门”旋涡。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在核心期刊发表的哲学文章涉嫌“抄袭”,引起公众关注。国内哲学界权威学术期刊《哲学研究》今年第4期刊登了署名“陆杰荣、杨伦”的文章《何谓“理论”?》,其中陆杰荣系辽宁大学副校长,杨伦为北师大在读博士。而《何谓“理论”?》一文涉嫌抄袭云南大学讲师王凌云多年前的一篇讲稿《什么是理论(Theory)?》。根据网上显示的信息,王凌云写的《什么是理论(Theory)?》曾由“中国学术论坛”和“左岸会馆”转载,转载时间分别是“2004年1月12日”和“2004年1月14日”,网上的文章后面的落款为“一行空2002年12月28日于海甸岛”,文章来源为“蜥蜴子”论坛。
辽宁大学党委书记王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在看到网上相关报道后,立即向陆杰荣了解到具体情况:杨伦本科及硕士阶段在辽宁大学就读,硕士生导师为陆杰荣,其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几个月前,杨伦给陆杰荣邮来多篇论文,称“要准备博士毕业论文,请老师帮忙修改”。陆杰荣阅读后挑出两篇较好的进行了修改,寄回给杨伦,其中包括《何谓“理论”?》一文。之后,杨伦打来电话,说想在期刊上发表这篇文章,但需要有陆杰荣的第一署名,以“提高身价”,陆经过询问被告知该论文是学生本人所写,便同意了这一要求。在知道论文涉嫌“抄袭”后,陆杰荣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杨伦,杨伦诚恳地承认了这一事实。“我在2006年时在网上看到了网友‘一行’的《什么是理论(Theory)?》,就把它改写为学科作业,当时并没有想要发表。今年年初,学校要求一定要在相关期刊发表论文才能毕业,我很着急,自己功夫没有下到,一下子写不出来,就把这篇文章发给我硕士生时的导师陆杰荣看,老师觉得还行,让我自己联系杂志社发表。”杨伦说,一个小博士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很难,于是他便想靠一个名头,便将陆杰荣作为第一署名人,将文章投给多家杂志社,但这一情况(包括抄袭、发表等)并没有告知陆杰荣。
学生:“不抄白不抄,大家都这样”
“又有两人被查出抄袭,停止其毕业程序。”5月8日,韩彦坤收到了导师吴天的一条短信,正在公司开会的他一时忘记了会场纪律,腾地站了起来,大喊一声:“我靠,不会吧!”
在领导和同事们诧异的目光下,韩彦坤连声说着“对不起”坐回了原位,但内心再也平静不下来。
韩彦坤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班的硕士研究生,他是应届生里的幸运儿,早在2009年2月就被天津高速公司录取了,其时,学院里只有大约20%应届生签了工作合约。
来自导师的短信,让他担心自己论文的命运,进而担心自己的前程。此前,他已经接到同宿舍的李嘉打来的电话,说学院4月23日送出去盲审的论文已经陆续发回来了,结果还不知道,据小道消息称,有些外审学校会使用一套“测谎”软件,专查学位论文抄袭。
同一时期,与韩彦坤情况相似的张晴也拖着行李匆忙赶回武汉。在研一还没结束的时候,张晴就已经完成学分离开华中科技大学,一边实习,一边找工作。算下来,这两年她在学校里呆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8个月。张晴的毕业论文早在一个月之前已向导师提交了初稿,迟迟没有回音。4月初,她从QQ群邮件里得知,今年学校要引入一个论文“反剽窃系统”。QQ群邮件,也是她离开学校之后获知学校信息的唯一手段。
与韩彦坤一样,回到学校的张晴亲眼目睹了这场“反剽窃系统”引发的大地震。那套引起恐慌的反剽窃软件,正式名称是“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学生们习惯称其为“论文查重软件”。最初的传闻里,它功能强大,面对学位论文有一双火眼金睛。韩彦坤的毕业论文是关于奢侈品广告的,4.2万字的论文,他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完成。这速度算不上快,师兄师姐在介绍“经验”时说,一个星期就可以搞定,方法是直接找一篇现成的论文,在那上面进行一些修补删减,变成“自己的东西”,再拷贝一点其他论文的观点,就OK了。师兄张横还告诉韩彦坤,一定要放宽心,很好过,“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韩彦坤周围的大部分同学都是用“拷贝粘贴法”写论文的。对于他们而言,还有比这个更现实更迫切的任务:实习、找工作。
张晴同样认为论文抄袭不值得小题大做。4月底,她所在的学校有5名学生因学位论文抄袭被追回了学位,其中有两名博士。“那肯定是抄得太离谱了,不然怎么可能被取消学位?”近几年,因为论文抄袭而被取消学位的新闻屡见报端。而新华网针对论文抄袭事件的调查显示,44.25%的投票者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屡见不鲜”,24.28%的投票者在评价此事的社会影响时选择了“不抄白不抄,大家都这样”。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沈阳副教授,曾申请和获得多项反剽窃专利授权,他自主研发的“ROST反剽窃系统”软件,目前已在全国20多所高校院系和100多家期刊社使用。沈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曾检测一所部属高校学生和教师的自由命题论文,783篇论文中,涉嫌抄袭者过半。全文剽窃的论文有161篇,占20.4%;段落剽窃256篇,占33.2%。而他对一所重点院校的450名本科生进行了“剽窃行为的自我评估”调查。认为自己“经常”剽窃的学生占到了32.84%,还有46.15%的学生认为自己“较多”剽窃。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实验室的周恩波在BBS上发了一帖,打破了单调而喧嚣的抱怨气氛。周恩波的态度是:“如果一个字都不是抄的。哥们放心大胆的。就算检测系统误判,学位委员会也会纠正的。在这里担惊受怕的应该是些什么人,大家心里清楚。”
他的帖子迅速招致围攻。周恩波称,他的博士论文写了4个月。有人回敬他:“相信大多数和我一样的学生,在提高自己和把精力耗在一个根本不可能出太多学术价值的论文之间,会选择前者,貌似我们有点现实,而你们有点理想。”
周恩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我发现辩解的论题居然是,诚信因为其他现实问题是否可以放弃时,我觉得很可悲。也许现在社会的问题就是如此。”
学术腐败为何屡禁不止?
为什么要抄袭?在许多人眼里不成其为一个话题。四川大学法学院06级硕士张芸的观点是:“就业的压力远远大于完成学位论文的压力,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如果我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写论文上了,哪里还有时间找工作?”她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意见。
作为传道授业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吴建对自身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导师对于学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往往在前期缺乏有效的监督;另外,在论文选题上把关不严,有些论题显得大而空,学生实际操作起来很难下手。
论文发表的过程暴露了学术界的潜规则。学生为方便在一些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署上知名学者的名字,在学界并非个案,甚至几乎习以为常。况且“挂名者”也能依靠论文数量较多,得到评优晋级、争取课题等机会,即所谓“双赢”。如果没有陆杰荣的第一署名,《何谓“理论”?》在《哲学研究》上发表的机会实在很小。归根到底,这也是一种学术腐败。
辽宁大学党委书记王山认为,这一事件属于学生“拉大旗作虎皮”,可能源于一些高校要求学生必须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等压力。陆杰荣并非事件直接责任人,但存在一定“失察”责任,学校将针对此事加强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姜军指出,“论文抄袭”源于当前教育体制的缺陷:学生为了毕业而写论文;教师为了评优晋级、获得科研立项经费而写论文。时下,学生没有经过实践,缺乏创新思维训练,常常是先定题目再写论文,极易脱离实际,只能通过“抄袭”得来。此外,一个导师同时带十几个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精力和体力有限,自然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帮助和正确引导,由此,学生乐于走捷径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打击弄虚作假的同时,积极探索改变评价方式的新思路,改变以往“论文为重”的考核方法,侧重考核人员的能力和实绩。